欢迎进入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书画研究与创作工作委员会会官方网站!
位置:

情在幽中生 幽在静中藏——任静光山水画赏读

发布日期:2022-09-28 10:58:18作者:书画研究与创作工作委员会来源:本站

任静光生活照.jpg


任静光,字幽明、渊亮,笔名(艺名)有石牛、任远等,1962年出生,浙江宁波人。书画高级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邮册》邮品设计艺术顾问,北京将相红色文化交流中心特邀艺术家,北京京华阁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楹联书艺会常务理事、特聘书画专家,中国民建会艺专委理事会副主席、客座教授,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新文艺工委会《新文艺》编委,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书画院会员,华夏国艺书画艺术中心研究员,宁波海曙书画院画师等。国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有获奖,被国内文化机构、博物馆、档案馆、企事业单位和国内外私人所收藏。


春江烟雨.jpg

春江烟雨


任静光自幼喜爱绘画,先后得到了张秀珍、徐翁迪、凌近仁、何业琦、孔仲起等名师名家的传授、指导与指点。1986年结业于浙江美院东方学院国画专业。

长期以来,师先贤,师法自然,潜心学习,艰辛探索,由继承致创新,个人艺术风格十分鲜明。他把对自然的情怀、对现代社会的感悟融入画中,使作品有了耐人寻味的画面意境,充满了艺术的感染力,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与美感、精神上的感染与寄托。他那既有民族精神又有时代风貌的国画艺术,为继承、发展和开拓我国传统艺术作出了新的贡献,展示了其作品所具有的时代性价值、思想学术性研究价值与品赏珍藏价值。


孤帆远影碧空尽.jpg

孤帆远影碧空尽


 主要作品有:《山野系列》《万山红遍》《秋颂》《群峰竞秀》《源远流长》《出渊》《劲竿冲霄》《大江东去》《怒涛》《江南山水系列》和《风骨系列》等。

个人艺术作品与艺术成就被载入《境界——人民眼中的艺术家》《中国艺术大家》《圆梦中华 时代楷模》《中国美术选集》《人民喜爱的书画家》《中国书画领军人物》《大师与唐诗》《名家档案--走向国际的华人艺术家》《联墨名家代表作大观》《名家收藏--时代丹青 翰墨华章》等典籍及文献文史选集和多种限量珍藏版中国邮册邮品个人专辑等,并在《人民艺术》《神州》杂志社特刊、《民族书画家报》《书法报》《书画市场报》《科技文摘报》《国际商报》《国际商会联合报》《中国收藏时报》《中国书画家报》《名家艺术报》《中外艺术》《消费日报》《企业艺术》及《浙经财富》等报刊杂志上作了专题介绍。


劲竿冲霄.jpg

劲竿冲霄


2021年12月,由中华文化书局出版、发行了其个人国画作品集——《艺品万象》(由中宣部原副部长、中国文联原党组书记、书记处书记、副主席、第十一届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胡振民先生起书名并题字)。由于取得了突出的艺术成就,被中国有关文化机构、艺术组织和主流媒体机构分别先后授予“中国美术百杰”“中国当代实力派艺术家”“中华民族杰出艺术家”“中国当代德艺双馨艺术家”“改革开放40周年书画艺术传承推动者”“民族文化艺术传播大使”“2019年度影响力书画名家”“2020中国当代优秀人民艺术家”“时代精英人物”“人民心中的大师”“杰出文化传承人”“2020年度书画作品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传统文化进万家、建党百年纪念勋章”“2021国际传播影响力功勋艺术名家”“2021时代艺术楷模人物”“文化先行 助力冬奥——2022北京冬奥会书画艺术大使”和“2022国际和平艺术家”等荣誉 。


逆行.jpg

逆行


怒涛.jpg

怒涛


故宫博物院和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书画鉴定专家潘深亮、单国强、吕长生品鉴其作品:任静光先生的竹子笔法严谨,又现潇洒之态。竹干劲挺,似竹挣扎向上的动态。竹枝变化中又有弹性,气度不凡,具有节奏美。密叶纷披,向四处奔放扩张,凌空依势,龙翔凤舞。给人以苍逸潇洒之感,展示了作者在绘画方面的高深造诣。任静光先生的山水笔势如行云流水,造型准确,神采飞扬。气韵清秀,细润雅丽。集诸家之长,而得其大成,师法自然,大胆创新,自成一家。


山深秋静.jpg

山深秋静


江浙一带自古就是出文人雅士的地方。任静光的家乡在宁波市的慈城镇,那是个被文化濡染了千年的古镇。文化滋养山水,也滋养人的性灵。一个在文化的曲径幽巷中行进了千年的古镇,它除了演绎了无数的传说、故事外,自然也沉淀了太多的养料、太多的人文情怀。任静光气定神闲地在这片灵山秀水中营构自己心中的图景……

画山水,就是抒情怀!这在任静光的山水画中,表现的尤为突出。任静光笔下的山水是典型的南方山水,绵延起伏,壮阔悠远。任静光在抒发自己的情感时,很好的把握了一个“幽”字,这既是深,也是远;既是淡、也是浓,笔墨与主观情感融为一体:情在幽中生、幽在静中藏。任静光的山水之“幽”,不是客观上的造景,他的营构、布局,完全服务于自己的认识、理解与领悟、服务于自己的美学表现。山水之“幽”,即是造化之幽、情感之幽。把自然的造化放在自己的视野中,于是山水的空蒙、俊逸;云海的起伏、翻涌,万千气象,尽皆隐逸于胸。情到时,笔墨飘洒,尺素间波诡云谲。“幽”在任静光的笔墨中,是一个无尽的意象,摸不着、也拽不住,但却能处处感觉到:云烟中、深涧里、松荫下,那个“幽”字如影赋形,美不胜收。


生生不息.jpg

生生不息


晚归.jpg

晚归


任静光笔下的山水之“幽”,既是情的抒写,也是静的抒写。静是一种形态,这种形态凝结了画家的情感,因此,这个所谓的“静”,它是对“幽”的诠释,我们决不能将其等同于寂静、安静、宁静,它所表现的是一种山水气象,是阴阳之间的和谐,是自然的一种状貌。清朝著名宫廷画家唐岱在《绘事微言》中说:“意贵夫远,不静不远也。境贵夫深,不曲不深也。一勺水亦有曲处,一片石亦有深处。绝俗故远,天游故静。”唐岱在这里强调的不是技巧和形式上的东西,他所谓的“远、深、曲”,是指作画人的境界和心胸,是形而上的东西。因此,对一个画家而言,不管你营构的是巨制还是小品,首先要能表达出内心的情感,通过峰峦、丘壑、流泉、飞瀑,传递出你对山水的主观认识。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一个“乐”字,道出了无尽幽思。孔子的山水观,已经从客体转化为主体,即性情之山、性情之水。他是以山水作为喻体和参照,抒写人的高洁情怀和德操!孔子虽不是山水画家,但他的山水比德的思想,对于一个画家在意境的营构上是有巨大的启迪意义的。任静光的山水画虚实布局合理,能让人体味到一种空蒙的味道。他的画虽不是巨制,但有气魄,静中藏幽,幽中藏雅。如,画作《烟雨江南烟雨梦》,画面迷蒙、淡远,山峦起伏绵延,轻雾如帛似缕,此时,细雨如织,天地笼罩在梦幻般的灰仓之中……以山的深远、浓淡,来抒写个人的主观情思,使画面似幻非幻的氛围增强。于是,客体之山赋予了强烈的主观性,蒙蒙烟雨中,山的幽静,宛若精灵再现,读了,让人产生一种恋恋不舍的悲喜情怀…… 画作《群峰竞秀》,我以为是任静光山水中最为经典的作品之一,这幅作品比较完美地表现出了南方山水特有的韵致,同时,它又真正体现出了孔子山水比德的思想。画中山峦丰腴含翠,飞瀑如链,松树亭亭如盖。这幅画的格调是清秀的,有骨力、有气韵。看似小景,实则气势如虹。透过画面,我们可以体味到作者内心的涌动:那是一种人格精神被水墨丹青所抒写的隽永诗篇……


向东是大海.jpg

向东是大海


源远流长.jpg

源远流长


任静光笔下的山水之“幽”,幽在有情、有韵、有境!他懂得只有化客体为主体,山才是自己的山,水才是自己的水!山水的营构才有生气,才能体现画家的个性气质!读任静光的山水,处处皆有空蒙淡远味道,静中之幽,仿佛是从人的心底升起的清凉,那种美能久久留在舌根。 文艺评论家 叶松铖

微信

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