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05-31 11:18:07作者:书画研究与创作工作委员会来源:本站
5·18国际博物馆日刚刚过去,大家在各大博物馆的众多活动中都有哪些收获?
而在接下来的6月,还有许多文博好展正在等待大家呢。
即将展出的,有浙江省博物馆的“黄宾虹古玺印收藏展”,展出黄宾虹所收藏的古玺印129钮;香港海事博物馆也将从“海洋城市”的角度展出关于香港城市建设的痕迹。
而近期开展的,则有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绍兴博物馆“风雅宋—最是宋韵在绍兴”文物大展、福建博物院“共饮一江水——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以及东莞市博物馆举办的“大唐宝藏 法门寺地宫文物精粹特展”。
也有部分展览即将结束,如中国丝绸博物馆“纹以再造:中国丝绸博物馆30周年文创成果展”、南京城墙博物馆“盛世聚首——圆明园兽首特展”。
有计划前往但还未成行的小伙伴,要抓紧时间啦!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6月都有哪些展览正在展出吧!
即将开展
古物影——黄宾虹古玺印收藏展
展期:2022年6月1日-9月3日
地点: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三楼书画厅
玺印原本是古代社会生活中的信物,至宋元成为艺术品类。随着金石学兴起,朴学家又以训诂考据规范其学术品格。黄宾虹自幼癖好金石,搜集古印,编成谱录;梳理印学,积稿盈尺;考释古文,辨析六书义理。初求识字,究极丹青,其更以金石贯通书画,以藏养学,创获颇多,乐此不倦。
黄宾虹言:“古之君子,其文章事业,已大著于天下,而精神之所波及,旁见侧出,每寄于一器一物之间,使当世诵其博雅,千载而下,仰其风流。”本次展览特将黄宾虹生前所藏古玺印一百二十九钮,与其手书释文印谱一一对照陈列,并辅以其印学、古文字学手稿及书画作品四十余件,以期于一字一钮间,体现其蓄物求知之精神,令观者感受其匠心独运、博雅风流。
香江泛洋奇迹:1945年以来我们的港口故事
展期:2022年6月24日-10月30日
地点:香港海事博物馆
适逢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5周年,香港海事博物馆呈献特备展览“香江泛洋奇蹟:1945年以来我们的港口故事”。展览透过25件具代表性的展品,探索香港如何从二次世界大战的余灰中奇蹟崛起,以及重新塑建对这座城市至关重要的海洋基石的过程。
本次展览以五个不同时代发展阶段串连成香港的故事。每个阶段都突显战后香港各个重要时刻,包括“重建(1945-1948年)”、“商业复苏(1949-1970年)”、“急速发展(1960年代-1980年代)”、“货柜改变一切(1972年-现今)”以及“远景”,记述这座城市的蜕变,并展望一个可持续的未来。
近期热展
容曜丹青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
展期:2022年4月29日起对外开放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南9展厅
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明清肖像画题材丰富,类型多元。继 “妙合神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之后,策展团队在国博馆藏精品中再次遴选明清肖像画佳作五十余件(套),推出“容曜丹青——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旨在持续展示明清时期中国肖像画的艺术成就以及中国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展览比较全面地展示了明清肖像画的内容技法、时代背景、创作历程与相关内涵。观众在观赏画作的同时,能够具体入微地从中领略明清两代各阶层人物的生活状态、精神风貌、思想追求、信仰观念和审美情趣,深入了解文物所承载的政治、礼制、官制、艺术、风俗、服饰、审美等各个层面的丰富内涵。
汉风楚韵——徐州西汉楚国出土文物特展
展期:4月1日-10月31日
地点:旅顺博物馆
此次展览分为“制如京师 军似雄狮”、“国力充盈 生活奢华”、“地下宫殿,永生梦想”三部分,精选徐州博物馆文物170件,希冀以弥足珍贵的文物引领观众重温汉代楚国的军事、政治、经济、生活、文化等各方面历史,品位博大精深的楚风汉韵,满足广大观众对历史与文化的追求。
“花开并蒂 梅韵江城” 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博物馆藏元青花四爱图梅瓶首次联展
展期:2022年5月10日-8月6日
地点:武汉博物馆一楼陶瓷厅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是仅存于世的以人物图案为主题的元代青花珍品,被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鉴定为国宝级文物,于1987年入藏武汉博物馆,为武汉博物馆“镇馆之宝”。无独有偶,2005年11月至2006年1月,湖北省文物局组织湖北省考古研究所、荆门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钟祥市博物馆成立明代郢靖王陵墓发掘考古工作队,对湖北省钟祥郢靖王墓进行了考古发掘,墓中出土青花四爱图梅瓶一件,后移交湖北省博物馆永久保存。至此,两件同时代、同题材的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同时现身江城,形成一城两瓶,隔江相望的佳话。
“万里千年”——敦煌石窟考古特展
展期:2022年5月18日-9月18日
地点: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
本次展览由丝路漫行、灿烂佛宫、百年回顾、重读历史、历程、校院联手、霓裳美仪、壁上丹青等部分组成,展览共展出文物近百件,其中珍贵文物30余件,多数文物为首次走出莫高窟。展览还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壁画及彩塑临品、复制洞窟等,展品共计168件/套,全方位立体展示敦煌石窟考古的丰硕成果和重大学术价值。
刻图化民—陕西明清石刻线画中的信仰世界展
展期:2022年5月18日-9月17日
地点:西安碑林博物馆西临展厅
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的众多石刻收藏品中,石刻线画独具特色,在艺术学、图像学、历史学、民俗学和宗教学等多个领域均具有极高价值。然而,长期以来这批石刻线画没有被公众所熟知。为此,本馆立足馆藏,从中精选出明清时期石刻线画65件(组),为观众呈现出陕西地区明清时期民间信仰的流变轨迹。
安徽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作品展
展期:2022年5月开展
地点:安徽省美术馆1号厅
本次展览用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艺术形式记录和反映安徽波澜壮阔的历史,描绘出一幅幅壮美画卷,体现出艺术家呼应民族精神、呼应时代进程的精妙构思和家国情怀。
马克·夏加尔 物色之梦 数字艺术展
展期:2022年5月开展
地点:安徽省美术馆2号厅
“马克·夏加尔 物色之梦 数字艺术展”运用了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方法,在展示画作真迹的同时,采用数字技术拓展了经典作品,让观者置身多维度感官体验空间。
通过多个篇章展现了夏加尔于1956年至1972年间创作的75件石版画,细腻又全面的阐述了夏加尔独特的作品形态。
韩美林艺术展
展期:2022年5月开展
地点:安徽省美术馆3、4号厅
本次展览以四个单元展出韩美林的绘画、书法、青铜、铁艺、陶瓷、木雕、染织等作品,并借助手稿、视频新媒体等形式,全面展现韩美林生动、乐观的作品形象与丰富、多样的创作面貌。
新安画派特展
展期:2022年5月开展
地点:安徽省美术馆5、6号厅
此次展览不仅有“新安画派”先驱程嘉燧、李永昌、李流芳的作品,还有“新安画派“”领军人物渐江于1661年创作的《晓江风便图》,该画纵28.5厘米,横243.5厘米,是渐江晚年的经典之作。
安徽现代美术名家作品展
展期:2022年5月开展
地点:安徽省美术馆7号厅
本展览汇聚近50余位安徽现代美术名家的经典美术作品,在致敬诸位艺术家的同时,去体会他们在各自艺术领域的孜孜追求。
青春万岁:新中国美术的青年时代 中央美院美术馆藏品专题展
展期:2022年5月开展
地点:安徽省美术馆8、9号厅
此次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27岁的李秀实的布面油画作品《晨》,刚满21岁的靳尚谊作品《拄棍的老人王大爷》,31岁的孙纪元在“刘开渠雕塑研究生班”毕业时的作品《瑞雪》,艾中信先生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时的作品《十三陵雷雨 》,王琦先生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时的作品《晚归》……
安徽当代工艺美术作品展
展期:2022年5月开展
地点:安徽省美术馆10号厅
此次展览遴选了我省具有代表性的当代工艺美术精品力作,观众可以看到具有安徽地域色彩的文房四宝、工艺雕刻、艺术陶瓷、铁画、丝绵画、烙画等工艺作品,感受安徽传统工艺美术在当下的坚守与创新精神。
丁丙与十九世纪的杭州
时间:2022年5月18日-11月20日
地点:杭州博物馆北馆二楼翰墨丹青展厅
展览以浙江省文物局文物科技保护课题《丁丙信札价值挖掘与保护:以杭州博物馆馆藏为例》研究成果为基础,活跃在同光时代的杭州人丁丙为故事主角,以馆藏书画、信札、金石、善本等文物为载体,通过“源何而来(纸质文物修复)”“他到底有多难?(文庙礼乐器复兴)”“最成功的逆行者(文澜阁补书)”“是谁在怀念(丁丙的朋友圈)”,串联起十九世纪早期发生在杭州的若干重大事件,全景式展现杭州在近代的发展轨迹。
求是墨韵——“浙大先生”书画展
展期:2022年5月18日—2022年7月15日
地点: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展厅一
在百廿五载办学历程中,浙江大学荟萃了一大批学术名家,既有在近现代中国美术史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书画大师,如马一浮、张宗祥、王蘧常、沈尹默、丰子恺、潘天寿、陆维钊、沙孟海等;也有一大批在书画艺术方面同样具有极高造诣的人文学者和科学家,如林启、陈去病、邵裴子、陆懋勋、程天放、钱穆、熊十力、顾毓琇、竺可桢、马寅初、苏步青、夏承焘、王驾吾、陈训慈、徐震堮等。人文、科学与艺术虽属不同领域,但在他们的手中皆能融会贯通,呈现出宽厚的学术内涵,他们是浙江大学办学历史上的“大先生”。
本次展览展出曾在浙江大学求学任教、为学校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93位已故先生们的157件书画作品,内容丰富,集中展示了科学与人文并重的发展理念,在精神文化层面呈现浙江大学的发展简史。
素影清风遣淡香——扬州博物馆藏仕女画特展
展期:2022年5月25日开展
地点:扬州博物馆二楼书画厅
本次展览汇集了扬州博物馆馆藏仕女画精品65件(套),时间跨度从清代初期至近现代。所展画作形式多样题材丰富,部分取材于现实生活,或为庭园弈棋,或为竹林抚琴,或为红袖添香;部分源于神话传说,或为麻姑献寿,或为钟馗嫁妹……无不神情毕肖,风格秀逸,尽显古代仕女闲逸的生活百态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大明万历皇家金器展
展期:2022年5月28日-8月28日
地点:嘉兴博物馆北馆区一楼东展厅
此次展出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珍藏的145件交织着多重工艺的明代万历年间银作局所制的精美金器,代表着明代高超的贵金属制作水平,蕴含着当时皇室贵族的审美旨趣。此批金器曾远赴法国、瑞士、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等国家展出,精美展品使外国友人为之震撼。
本次展览分为三个单元,从头面首饰、礼服配饰及日用陈设三个角度展示了明代皇家金器的精湛工艺和吉庆的祥瑞文化。
“风雅宋—最是宋韵在绍兴”文物大展
展期:2022年5月18日-7月18人
地点:绍兴博物馆
此次宋韵文物大展以宋代绍兴历史为脉络,分为“宋城风韵”“皇陵余韵”“胜迹神韵”“名士和韵”“名篇清韵”“风物雅韵”6个单元,展出宋代瓷器、陶器、金器、银器、铜器、玉器,以及砖瓦、印章、钱币、碑刻拓片、古籍文献等各类文物332件(组),其中一级文物38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的宋六陵、兰若寺大墓最新考古发掘的文物近百件,70%以上的文物展品首次与观众见面。如此系统性地展示宋韵文物,全省尚属首次,意义深远。
“敦煌石窟艺术展”“犍陀罗造像艺术展”
展期:2022年5月16日-7月31日
盐城市博物馆特展厅、临展厅
本次展览分为“丝路漫行”“庄严佛宫”“净土乐舞”“匠心营造”四个部分,通过敦煌复制壁画、复制洞窟、画像砖、经卷等珍贵文物,展现敦煌艺术文化及“莫高精神”。
“见相非相——犍陀罗造像艺术展”精选了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和南京美美艺术馆馆藏的27件/套艺术珍品。
共饮一江水——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
展期:2022年5月12日-8月12日
地点:福建博物院
由福建省文物局指导,福建博物院、四川博物院和长江流域博物馆联盟联合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等12家文博单位共同举办以三星堆文物为代表的“共饮一江水——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组织长江流域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107件/组文物,其中包括55件/组一级文物,展示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青铜文化遗存。
本展览从“巴蜀并辉、群雄竞华、多元一体、天下归一”四个部分,系统展示了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的历史光辉和璀璨成就。
谜踪之国——云南古滇国青铜文化展
展期:2022年5月18日-9月18日
地点: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第7-9号展厅
两千多年前,在云南曾经有一个古老的王国,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之为“滇”,“滇”是“西南夷”中仅次于夜郎的大国,势力涵盖今云南省中部及东部地区。它出现的时间至迟不晚于战国初期,战国末至西汉为全盛时期,然而就在司马迁把它载入史册后不久,滇国就突然消失了。从此在中国历史中再也没有出现过这个王国的任何踪影,没有人知道它及它的臣民去哪了,就像一个亘古的谜,两千年来没有人再提起云南古代历史上的这段辉煌。是什么人创建的这个古老王国?它又为何存在了500年之后神秘地消失了呢?一个曾经如此辉煌的文明为什么会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金木交辉——岭南金漆木雕、描金漆绘精品展
展期:2022年5月18日-10月8日
地点: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市民中心A区)大厅及第一专题展厅
岭南金漆木雕、描金漆绘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在岭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就其艺术风格而言,岭南三大民系中,广府地区恢弘大气、庄重典雅,构图讲究对称圆满和韵律感;潮汕地区布局繁复、结构严密、精细纤巧,以表现连续性情节见长,多层镂通雕尽显工匠技法之高超;客家地区受潮州影响,刀法转向简练,风格粗犷质朴,富有古意,以突出主要故事情节为特征。
大唐宝藏 法门寺地宫文物精粹特展
展期:2022年5月18日-8月21日
地点:东莞市博物馆二楼展厅
“大唐宝藏——法门寺地宫文物精粹特展”共计展出法门寺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精美展品60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9件。为更好展示法门寺器物之美,展览内容设计参考佛经体例,犹如一部“经卷”,为观众缓缓打开那个雄浑豪迈、开放包容、繁荣自信的大唐盛世文明。展览由“万遍磨不磷 千回涅不缁”“穷天地庄严 极人间焕丽”“人歌小岁酒 花舞大唐春”三部,“千年地宫”“皇家寺院”“千峰翠色”“金昭银辉”“异域奇珍”“四海无波”“香盈满袖”“茶沁溢远”八卷构成。
花开并蒂——巴蜀青铜文明特展
展期:2022年5月18日开展
地点:宜宾市博物院
本次展览汇集川渝两地近20家文博单位,遴选精品文物130余件(套),以巴蜀青铜器为主,同时选取体现巴蜀文化特色的金器、玉器等文物,共同展现巴蜀文化异彩纷呈的繁荣景象。
即将结束
纹以再造:中国丝绸博物馆30周年文创成果展
展期:2022年2月25日-6月10日
地点:中国丝绸博物馆
此次文创展展示了曾获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铜奖(2020年、2021年)、全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优秀成果奖(2021年)、全国百佳文化创意产品(2020年)、浙江省博物馆十佳文创产品奖(2020年)、浙江省博物馆十佳文创产品优秀奖(2020年)的众多文创产品。
盛世聚首——圆明园兽首特展
展期:2022年5月18日-6月19日
地点:南京城墙博物馆
本次展览展出包括保利艺术博物馆珍藏的四件圆明园西洋楼海晏堂水利钟构件——牛首铜像、虎首铜像、猴首铜像、猪首铜像,以及十件清宫精品文物。四件兽首铜像均为圆明园旧物,铸造于十八世纪中叶,工艺高超,精细逼真。展出文物集中展现乾隆时期的高超工艺水平和中西文化交融。
花魂鸟魄——邹传安艺术与文献展
展期:2022年5月7日-6月8日
地点:湖南省博物馆一楼特展二厅
该展览共展出邹传安工笔花鸟画代表作、画稿、文献资料等300余件(套),立体生动地展示出一位深研传统文化、勇于开拓创新、毕生致力于工笔画精品创作的老艺术家形象,并从侧面反映出新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历程与骄人成就。
西京印迹——大同辽金元文物展
展期:2022年4月16日-6月19日
展览地点: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四楼临展厅D
本次展览共计展出文物展品140余件(套)。展览由五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北方锁钥”,介绍大同南连中原、北接朔漠的重要区位;第二单元“民俗风情”,展示大同在多民族交融背景下起居宴饮的民风民俗;第三单元“窑火神韵”,描绘大同在辽金元时期制瓷业空前发展的时代场景;第四单元“魂兮所归”,呈现当时人们对往生极乐世界的美好愿望;第五单元“壁彩丹青”,通过辽金元时期壁画里北方游牧文化元素和中原唐宋文化元素的杂糅,展示大同作为民族融合地带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
国宝聚焦
展期:2022年4月2日-6月29日
地点:台北故宫博物院北部院区 第一展览区208
展览概述
全景山水新样式——“浩荡江面”+“远方主山”
“山水画”大多以山景为表现主体,《秋江待渡》却以水景为重心。浩荡曲折的江面结构出,《秋江待渡》的主旋律,带领观众梭巡于水色山光中,也连繫起江边坡岸,呈现一片辽阔的平远景致。画中远景雄峙的主山,更增添整体景致的壮阔与崇伟。以巨大主山称霸画面并强调包罗万象的全景式构图,是北宋时期山水画的经典作法。时至明代,这类构图除了宫廷画家为营造皇家气势有所倣效外,似不多见。然而《秋江待渡》却以开阔的江面与雄踞远方的主山,营造出类似北宋巨幅山水的宏伟气魄。曾经临摹过许多宋元图绘的仇英,擅长在旧有图式传统上再加新意。《秋江待渡》就是仇英创绘的全景山水新样式,令人耳目一新。
微信
手机